close

提到 BMW,絕大多數的人一定會想到「The Ultimate Driving Machine」這個廣告詞。是的,BMW 在這幾年來給人的印象就是絕對的駕馭機械,而 BMW 的操控更是獲得眾多汽車雜誌,電視節目的好評。只是,這些雜誌或者電視節目說得有多好,又有多棒的操控,寫到沒墨,講到嘴破,許多人還是無法體驗。為此,BMW 連著幾年在加拿大都會舉辦試車評鑑的活動,讓車迷們有親身體會的機會。

而這次活動的主角就是 BMW 系列與對手的大對決!

這次活動是 BMW Canada 官方主辦,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宣傳活動,所以,免不了要來點推銷的。主講的這位 Piet  BMW Driving Training  Chief trainer。如果印象記得沒有錯的話,當年在多倫多的 Shannonville 賽道上,曾經目睹這位先生開著一台 BMW 750i 狂巴一台重改裝的 Toyota Supra Turbo。想想,這已經十幾年前的事情了。

安全起見,前面一圈當然是需要有專業的 instructor 來帶著大家跑一圈,所以有請六位 instructor 出場。

講解完之後,當然就是到試車場地上實際親身體驗一番。科科,Audi A4 2.0T, Lexus IS250 AWDMercedes-Benz C300 4-Matic, BMW 328XiBMW 335iBMW 335d 全部讓你試一遍。

BMW 335d  Blue Performance 頗吸引我的注意力的。在北美洲柴油車種真的比較不流行,也因為過去大家對柴油車那種聲音大,馬力小,狂噴黑煙的畫面有著深刻的體驗。然而,在歐洲,柴油技術的進步已經大幅打破這種刻板印象。加上使用了 Blue Performance 這種在廢棄處理上加入尿素來降低有毒廢棄排放的技術,讓排放出來的廢棄比吸進去的空氣還可能更乾淨。

在這個頗小型的試車場上,雖然不能完全將車輛開到極限,不過也多少可以體驗到一些操控與程坐上的不同。大傢伙排排隊,準備開始!

你可以測試到平常比較難測試的 ABS 緊急狀況的操駕。

還有一些比較蜿蜒的彎道。

而我,測試了 328i335i335dMercedes-Benz C300Audi A4 2.0T 這幾輛車。

BMW 335d
首先,BMW 335d,單純以柴油車來說,這台的順暢度與噪音遠超乎我的想像。過去的柴油車,總是會聽到引擎室內非常大聲的「搭!搭!搭」的聲音。主要原因是柴油引擎的運作方式與汽油引擎不同,使用的是超高壓的供油方式,才會有這種特別的運作聲音。335d 在這方面真的安靜了不少。另外一個柴油車的特性就是,扭力非常大,但是馬力很小。這會讓車輛加速的時候感覺很有力,只是一上高速就會感覺虛脫了。某種程度上 335d 也讓我有這種感覺,不過,真的比我想像中理想很多。加上,一桶油足足比同 cc 數汽油引擎車多上 200 公里的油耗,我想在這個油價高漲的年代裡,這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優點。

BMW 328i
這台是今天唯一測試的一台手排車。BMW 的手排車真的頗容易上手的,離合器屬於舒適型,排檔檔位也相當清楚。唯一讓我感覺到比較不理想的就是,畢竟 328i 的動力輸出搭配上車身重來說,略嫌不足了些。過彎的精準度與車身擺動上來說,都比 335i 遜色了些。而且,煞車性能上略為模糊。在緊急煞車的狀況下,車頭會向前栽一些,加上一些過多的車身擺動,會令人有一種不確定的不安感。單純的以一台轎車來說,是不差的選擇,只是,同等價位裡,我想我會考慮其他的選擇。

BMW 335i
335i 
在帳面上的扭力輸出相當出色,甚至比 E92 M3 還多了些。不過,由於車身調校與電腦供油系統控制的關係,性能上當然不會比 M3 來得爽快。基本上,路感算相當的清晰,油門反應也算令人滿意。只是,總覺得引擎有種被壓抑住的感覺,或許,正因為 BMW 運用了大量的電腦控制,在性能這方面刻意使用電腦來壓抑著。只是,這讓駕馭這件事情有某種程度上的脫離。這也是我對 BMW 頗有為詞的地方。不得不提到 335i 的煞車頗令我滿意。在重踩煞車的時候,車身會往下一沉,四輪同時煞住,那種安定與穩定是令人會喜歡上 BMW 的原因。在 S 彎當中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四平八穩的,側傾難免有些不過相當的安定。難怪路上一堆 335i 跑起來還頗凶悍的。

Audi A4 2.0T
這台是令我完全跌破眼鏡的車子,真不知道該怎麼說起好。首先,一上車之後,那個原廠方向盤。。。怎麼大到有種「拖拉酷」方向盤的感覺。而且,握起來的很不扎實的感覺,路感普普,輕飄飄的。而且在 45km/hr 大彎的時候就可以明顯感覺到側傾,與 BMW 相較之下,真的令人感覺到不安。而且,Audi 2.0T  Turbo 遲滯還頗明顯的。或許,過去我開過的 Audi 都是比較頂級的 Sports 版本,所以一直以來對於 Audi 的評價都算不差。只是,今天這一台,完完全全毀滅了我對 Audi 的印象。果然,一分錢一分貨。買 Audi 請買 Sport  XD

Mercedes-Benz C300
MB C300 4-matic 
這是我之前就測試過的車。對於現在這一代 C Class 的外型,我真的是越看越喜歡,甚至可以說是迷戀了。而且,C-300 引擎聲浪一直很得我的青睞。當你想要安安靜靜的開車時,C-300 可以很溫馴的巡航著。當你想要來那麼一下熱血,C 300 也有足夠的動力讓你熱血一下。在今天的這個測試場地上來說,C300 的側傾還是比 BMW 335i 多了那麼點。而且在緊急煞車的狀態下,四輪的煞車擺動明顯的也比 BMW 335i 多了些。但是,如果以同級數來比較 328i 卻又不足於 C300MB C300 在這個測試下,有種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感覺。簡單來說,我的選擇排名會是 BMW 335i > MB C300 > BMW 328i。只是,C300 的對手是 328iBMW 335i 的對手,應該是 MB C350

「總結」
我不得不給 BMW 鼓掌一下,透過這樣的活動讓車友們親身體驗一下同級車款的不同與差異,讓消費者自行取決那一種車款適合自己。同時,在這種控制環境下,讓人可以體驗到一般試車時比較難體驗到的部份,諸如,ABS testing, emergency braking, lane change 等等。這是相當好的活動推廣,也是非常棒的行銷手段。

BMW 在賽道上的表現與臨極限的操控表現的確令人讚賞,也不得不給這些 BMW 德國的工程師掌聲。然而,或許是我的老古板,也或許是年紀到了。我總覺得現在的 BMW 過度追求於性能表現,而忘卻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還是需要點舒適性。在這部份,我必須說 Mercedes-Benz 尋找到的平衡點比較合我的胃口。開過一些朋友的 BMW,我不否認,BMW 的操控與駕馭真的是很令人著迷的,只是,如果長途開下來,BMW 是一台會讓我感覺到疲累的車。

當然,喜歡什麼樣的車這是個人喜好的不同,你必須多去嘗試與摸索,才會找到一台真正屬於你自己的車。有機會,我也會建議你去參加像 BMW 這樣的試車活動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23385211 的頭像
    D23385211

    小密

    D233852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